...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2018修正)
1、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提高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控制、减轻、消除船舶污染事故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加入的有关国际条约,制定本规定。
2、海事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具体负责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第五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需要,组织编制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实施。
3、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适用本规定。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外发生污染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其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也适用本规定。
4、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加入的国际条约,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适用本规定。
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容环卫管理部门)负责船舶污染物接收、贮存、运输和处置的监督管理。第五条 防治船舶污染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谁污染谁承担责任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内河水域环境,并有权对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6、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依照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本辖区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二章 一般规定第五条 中国籍船舶防治污染的结构、设备、器材,应当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经船舶检验机构检验、认可,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国际救生设备规则介绍
救生衣的配备数量:船上人员每人配备一件,驾驶室和机舱各值班人员每人增设一件。客船上还应附加配备船上总人数5%的救生衣。救生圈的配备:是按船舶种类及船体长度配置——不能说按船舶结构配备。救生浮具的配备:主要在I类航区航行的客船上配置,按船员和旅客总数的3%配置。
救生设备的配置 对货船:每船应至少配备1艘救助艇,若救生艇符合救助艇要求,允许将此艇作为救助艇。对长度85米以下的货船,每舷配备的救生筏,其总容量为船上人员总数的100%。如果这类救生筏不能迅速地转移到任何一舷降落下水,则应配备附加救生筏,使每舷可用的总容量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的150%。
和(2)另有船舶每舷一只或多只气胀式或刚性救生筏,总容量应能够容纳船上人员总数。至少在船舶一舷的救生筏应使用降落设备。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操作规程
随艇人员应穿救生衣、戴安全帽,最多不得超过3人,要服从艇长指挥。其他人员应从绳梯上下。艇长要携带对讲机,随时与船舶保持联系;人员在登艇后,要保持低蹬姿势,并把稳钩头碰头。
自由降落救生艇释放的步骤如下:1,把艇架上的挂艇钢丝绳与救生艇尾部的挂艇装置相连。2, 将艇架吊艇钩与救生艇吊环相连,回收钢丝绳至将要受力的状态。3,操作人员带好安全帽,穿好救生衣进艇,坐于操作位置并系好安全带。4, 根据艇释放操作说明中的释放步骤,把艇释放。
打开艇底塞放尽积水,冬季时三管轮要放尽艇机冷却水,以防冻裂。6 使用救生艇,应将使用原因及时间详细记入《航海日志》。7 救生艇起落区域应设有应急照明,并在其照明下容易看清和使用符合SOLAS建议的符号。
舰船上的救生艇降落到水面上一般有三种方式:(1)自由降落;(2)用吊艇架释放;(3)模拟装置释放。放艇步骤:(1)放艇时,指挥人员即艇长要与艇内人员加强联系,口令响亮,必要时重复口令。(2)解开救生艇支架上的安全栓和固艇索,并整理好以防救生艇降落时造成钩挂把艇掀翻。
船舶救生设备的使用原则是
1、船舶救生设备的使用原则是即刻可用。救助者首先确保自身安全,并尽可能通知船长或其他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采取行动时,必须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和因素。应迅速、果断地做出决定并及时报警或启动应急反应计划。同时注意保持冷静与镇定,合理分配注意力。
2、经常保持救生设备良好,定期按规定进行检查、保养。
3、救生筏设计——坚固耐用,配备顶篷保护,同时能拖曳使用。内部空间充足,有防水隔层和保暖设施,确保乘员舒适和生存。逃生系统——如救生艇,要求构造坚固,干舷适中,配备安全降落和登乘设备,确保在任何海况下的安全撤离。
4、不要贸然下水救人,应该优先考虑使用救生设备或呼叫专业救援人员,在没有专业救援人员的情况下,也应该采取稳妥的救援方法。在进行救援前,应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安全情况,确保自己不会成为受害者。
5、其次,要穿戴好救生衣,迅速发出呼救信号,可通过船上装备的甚高频、中频或高频数字选呼设备及国际海事通信卫星,向附近船只或岸站发出求救信号,SOS,用手机打求救电话,向海水中投放染料,发射信号弹,燃烧的衣物等物品请求援救。
6、如果船左右倾斜则应从船首或船尾跳下。跳到水中应采取最好的姿势,双脚并拢屈到胸前,两时紧贴身旁,交叉放在救生衣上,使头颈露出水面。这样做对保持体温很重要。如果不得不离船时,一定要穿好救生衣,跳水时尽量选择较低的位置,同时要避开水面上的漂浮物,从船的上风舷跳下。